從2019年11月山東海南高考模擬卷到2020年7月新高考,2021 年1月八省高考模擬演練、 2021年6月新高考,新高考命題思路和趨勢日益清晰,面對新的考情,《2022高考語文核按鈕考點突破》(新高考考后版)經過充實調整,呈現新的風貌。
深植能力為基的編寫理念
1.透視考點,析解能力指向。從4次全國性考試看,考試內容有大體范疇, 但每次考試選材的組合不同、 命題點不同、命題的角度不同,因循以前的編寫思路已無法應對動態的考情,這就要求產品整體設計必須透視考點,析解其背后的能力指向,不再以攻破考點為終點,而須以能力生成為深層目標。
2.能力與知識的關聯。能力和知識,二者是學科素養發展的前提和支撐, 關鍵能力是以必備知識的學習探究為載體培養出來的,表現為對必備知識的運用,是形成學科素養的必要前提;必備知識的積累,是形成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基礎,在對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進行考查時,必然涉及對必備知識的考查。在新的評價體系下,盡管能力與知識的考查內容拓展成包含價值、素養、能力、知識的綜合考查體系,但學科關鍵能力和必備知識仍是編寫的基礎和出發點。
3.關鍵能力的學科化。新的評價體系,賦予學科關鍵能力新的內涵,并將其分解為3個能力群,每一個能力群 下又有更細致的能力分解。編寫設計已將這些關鍵能力學科化,深植在17個專題的內容講解和體式中。
堅守常變長新的內容編排
4次考試,命題變化是常態,我們的應對方式是以變應變,常變出新。堅持在內容上與最新考情齊頭并進?!?022高考語文核按鈕考點突破》(新高考考后版)全書內容分四個部分,現代文閱讀(包括現代文閱讀I. 信息類閱讀、現代文閱讀II.文學類閱讀)、古代詩文閱讀、語言文字運用、寫作;設17個專題;含一冊《附錄》( 單獨成冊)。2021 年1月八省模擬考后,各專題均有不同程度的充實和調整,尤其是現代文閱讀I .文學類閱讀和語言文字運用部分。2021 年高考后,又依據考卷作了調整。最新變動如下:
1.每個專題" 試題解析”欄,考題更新為2021年新高考1卷,2020年新高考1卷(山東)、新高考II卷(海南)相應試題內容,將“考情分析”一欄升級為二級欄目,從選材、設題、能力指向3方面解析考情,指導備考。
2.信息類閱讀。 信息類閱讀變化最為突出:選文組合,閱讀難度、題量變化,設題角度宏闊靈活,題型組合多樣,選材和命題體現出強烈的理性思辨特色。新版因題施策,系統整理論述文文體知識、閱讀指導知識、普通邏輯知識,在示例的講練中展現知識的聯系遷移,能力的交叉融合。設6個備考突破點,并對專題集訓作了相應調整。
3.文學類閱讀。散文閱讀專題:”試題解析”欄,換補2020年新高考I卷(山東)散文文本、2021年八省高考模擬演練考題。增加一個文學短評寫作突破點及對應訓練。小說閱讀專題和現代詩歌閱讀專題:對突破點作了重新設計,對內容作了適度簡化。
4.文言文閱讀專題。內容重組,補充了新增題的講練。按2021年新高考卷的選材特點,更換了專題集訓中的兩個文段及訓練題
5.古代詩歌閱讀專題。精簡內容、優化形式。
6.語言文字運用。專題八、九、十調整幅度大,按2020年新高考I卷(山東)、卷(海南)設題模式,這兩個專題新編“標點符號的作用識辨"修辭手法的判定與分析”"句子的表達效果簡析”3個突破點,重編"選用詞語"“修改病句”"語言表達連貫"3個突破點(之前版本中這3個知識點放在語段綜合里講解)。依2021年新高考卷和八省高考模擬演練卷對“試題解析”“即學即練"“專題集訓"作了相應調整。
7.寫作。 調整為4個專題:審題與立意、議論文、記敘文、應用文。在“文體與提分.應用文"專題增加突破點“主持詞寫作如何‘引人入勝’”。2021年高考后,重新改寫了專題十四。
8.附錄。按評價體系對知識的組織方式要求,編者把大多數陳述性知識以及名篇名句的背誦默寫移至本書(附錄);少量陳述性知識,為講練方便,留存學生學案。